编者按:今年的11月14日是第十六个“世界糖尿病日”。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为1.94亿,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达到5000万,且每天以至少3000人的速度增长。因此,糖尿病防治工作极为艰巨,需要专家、患者共同努力。为了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本报组织稿件,向大家介绍先进、规范的治疗理念。
专家小传
杨文英,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出诊时间:周四上午
专家小传
高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
说到治疗糖尿病,人人都知道要把血糖降下来,但还有一项叫做“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也要达标,很多人就不知道了。前不久,于北京举行的“正视胰岛素治疗,重返正常生活”新闻发布会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杨文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高妍教授一致指出,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目标。
糖尿病并发症危害最大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并发症。”杨文英教授告诉记者。
在大部分国家,糖尿病是第四大致死原因。在发达国家,失明和视力损害的最常见原因就是糖尿病眼病;糖尿病是非意外性截肢的最常见原因,糖尿病患者的下肢截肢率比一般人高15―40倍;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与心血管病人相同,糖尿病伴高血压的病人中风风险是单纯高血压病人的2倍。除了威胁生命,并发症还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据统计,有并发症患者的治疗费用占全部糖尿病患者治疗费用的81%。
血糖指标不能只看空腹和餐后血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糖尿病患者之所以会出现并发症,是因为血糖长期未得到满意控制。高妍教授说,人们熟知的血糖指标为“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它们都只能代表当时那一刻病人的血糖值,而不能对一段时间的血糖水平作出评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则与长期的血糖水平相关,能代表2―3个月以来的血糖控制情况,因此最能衡量病人患上并发症的风险。事实上,目前国际上已经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血糖控制的“金标准”。
据介绍,糖化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为3%―6%,该数值越高,表明血糖控制得越不理想。高妍教授说,糖尿病治疗要达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必须小于或等于7%。她指出,即使是在美国,仅有37%的患者达标,而在我国,能达标的患者只有28%。“要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刻不容缓。”
胰岛素治疗要积极
目前,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方法有药物、胰岛素等,如何才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呢?杨文英教授告诉记者,根据最新的《中国糖尿病治疗指南》,胰岛素的应用比过去更积极了。一般来说,在患病初期,医生会指导病人进行睾丸炎控制,鼓励病人加强运动;如果经过生活方式调整,血糖控制还不满意,就应该使用口服降糖药治疗,先吃一种,效果不好再增加到两种;如果服药仍不能控制血糖,就要及时加用胰岛素治疗。
杨教授指出,使用胰岛素治疗,开始最好使用基础胰岛素加一或两种口服药。理想的基础胰岛素能够模拟人正常的胰岛素分泌,作用平稳,没有高峰值,这样就能既控制血糖,又不致引起低血糖危险。如果使用口服药物加基础胰岛素,血糖仍旧居高不下,就要停用口服药,改为每天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了。
只有将血糖长期控制达标,特别是使糖化血红蛋白下降,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才能得到预防。研究表明,糖化血红蛋白数值每下降1%,病人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度就能降低14%,微血管病变减少37%,糖尿病相关死亡减少21%。高妍教授指出:“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好,能让病人远期受益。”▲
糖化血红蛋白
两三个月查一次
一般查体项目“血糖”指的是空腹血糖,有些情况则要查餐后血糖,这两种血糖值都是一过性的。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依据空腹血糖水平等指标制订的,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毫摩尔/升,就可以诊断糖尿病。除了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糖尿病还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不代表当时的血糖水平,而是近两三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这是因为,葡萄糖有一个特点,喜欢与血液中的蛋白质结合,并随着该蛋白的消失而消失。葡萄糖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后就形成“糖化血红蛋白”,红细胞的寿命是120天,因此,糖化血红蛋白的多少代表了一段时期以来的血糖控制水平。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应2―3个月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